教養專線:
我想要幫幫你
2017.11.03
【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
2011年10月,2歲的小男童王昊遍體麟傷的被送至醫院,手指碎裂、鼻骨斷裂,連腳底板都有刺傷、燙傷的痕跡,而狠下毒手凌虐他的,竟是他的生母與生母同居男友。令人難過的是,王昊最後因傷勢過重離開了這世界,明明是大人犯的錯,卻讓無辜的孩子用生命承擔!
同年,我們引進日本的「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希望大眾正視兒虐的嚴重性,為兒童生存權盡一份心力,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平安長大的機會。並於每年「防止兒童受虐日」與「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主動持續發起「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期盼建立民眾對於兒童關懷的觀念,並在看見兒虐事件時能主動通報相關單位。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的大哉問,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馬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因此近幾年,兒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相信你們一定很愛自己的孩子,也願意在教養上花許多心思,教養的確是門大學問,我們都需要不斷學習,兒盟也期盼能和你們一起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長大!
歡迎留言分享你們對於教養的想法或苦惱,與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