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們最早形成的關係即是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如能獲得滋養與妥適的照顧,則此依附關係是讓兒童們感受到安全感的來源,然從小草的例子裡則凸顯出小草在家中可能長處於隨時受罰的不安情境中,而難感受到安全感,長期下來也形成慢性壓力。儘管研究指出適當的壓力有益於孩子的發展,但不包含所謂的「毒性壓力」(Toxic Stress),即童年時所經驗到的毒性壓力或創傷經驗(Traumatic Experiences)會影響成年之後的身心健康。在今年年中出版《童年會傷人》書中提及美國聯邦疾病管制局(CDC)在近幾十年以來廣泛地研究兒童期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包括遭遇被疏忽、身心虐待、貧困、遭逢家庭變故等童年時期經驗,結果顯示童年負面經驗所造成的創傷與成年身心健康有顯著關係,並影響之後成年期的生活,如:有困難信任他人、覺得不被愛、患有憂鬱或焦慮症、常覺達不到他人期望、易逃避衝突、不懂表達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或是飽受各種生理疾病,而影響健康。
美國針對兒童期負面經驗已發展出「兒童期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問卷,此問卷共有10題,根據填答結果顯示:在成年人中於兒童時期有負面經驗是非常普遍的,64%成人至少經歷過其中一種。測驗所問及的創傷,如肢體暴力、遭受性侵害、被疏忽、被父母長期冷落、羞辱、嘲笑、貶低等等,長期生活在如此的環境下,孩子們會需要時時保持警戒、時時觀察周遭環境是否有危險,往往會擔憂:「我這樣做會不會又被爸媽罵白癡或笨?」「爸爸喝醉會不會打媽媽?會不會又打我?」
長期生活在毒性壓力或受到創傷的孩子們,他們的大腦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的,其大腦中的杏仁核會因不斷地偵測到威脅,會一直處於活化狀態,而杏仁核過度活化會導致其功能失調,而將「不是威脅」訊號也當成是威脅與危險的訊號,以致當事者容易做出過度的激烈反應,例如,旁人只是看一眼,一般人並不覺得是針對自己或有惡意的,然受過創傷的孩子就可能認定對方是想攻擊他或對他不利,為了保護自己而先出手反擊。此外,研究也發現長期處於毒性壓力下,也會傷害大腦前額葉,影響思考、情緒調節及衝動控制等功能。再者,美國疾管局(CDC)以2012年資料算出兒童虐待與不當對待的成本,估算每位受虐孩子的終身照護的經濟成本,包括醫療、社會救助及司法機關支出、勞動生產的損失,累計高達約21萬美元,此成本支出遠高於中風、糖尿病患等慢性病的照護支出。因此,美國將兒童期創傷影響不只是社會現象,而是視為一很重要公共衛生議題。
有鑑於以上針對童年負面經驗研究的發現,與其修復童年期創傷付出高額的成本,從預防著手則是更為重要的,兒童期的負面經驗或創傷是可以預防的,美國近年來致力於發展以創傷為焦點(Trauma-Focused)及創傷知情照顧(Trauma-Informed care)取向的相關治療與服務。例如,在美國的學校老師們接受以認識兒童創傷主題有關的課程訓練,協助老師們了解孩子們受到創傷經驗可能表現出來的情緒及行為,如失控情緒反應、推打同學、搗亂、無精打采不參與活動等,上述行為都可能是孩子受到先前創傷經驗影響的後果,而非是一般常被認定的「不良行為」,如今老師們在受訓後理解創傷的影響,他們的眼光不再認為孩子們是「壞孩子」,而開始用新的眼光理解這些孩子不過是「受了傷的孩子」(Traumatized Children),孩子們的行為只是反映了成長中的負面經驗或毒性壓力的結果,老師們因此開始改變回應孩子行為的方式,以及調整管教與教學方法,以避免孩子們再次受到創傷,學校營造成為一個讓孩子們身心都感受到安全的環境。
時序進入十一月,正值本會兒童福利聯盟持續自2011年以來在每年11月推行「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之時,兒盟每年倡議兒童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兒童不屬於父母,更非家庭的財產,兒童是重要的國家命脈,近年來政府正致力於解決少子化的人口問題,然如能及時地阻止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兒童虐待暴力,會遠比成年後修補創傷與治療效果更好。希望大家正視兒虐及兒童負面經驗的嚴重性,同心來保護兒童,為兒童生存權盡一份心力。在此邀請各位合力一起建構一個以創傷為焦點與創傷知情的照護環境 (Trauma-focused and trauma-informed care communities),成為理解童年創傷對身心負面影響的一員,用理解取代處罰,成為一位協助受了傷的孩子的大人,共同為兒少創造一支持與安全的環境。
參考資料:
1.童年會傷人,留佩萱,小樹文化,2017
2.童年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 : https://www.cdc.gov/violenceprevention/acestudy/index.html
3.創傷知情學校 Trauma-Informed Schools : https://traumaawareschools.org/traumaInSchools
4.創傷知情照護 Trauma-Informed Care:http://www.traumainformedcareprojec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