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橘絲帶
  • 響應橘絲帶
  • 橘絲帶足跡
  • 教養543
  • 體罰行不行
  • 親子關係帳戶
logo
  • 認識橘絲帶 認識橘絲帶
  • 響應橘絲帶 響應橘絲帶
  • 橘絲帶足跡 橘絲帶足跡
  • 教養543 教養543
  • 體罰行不行 體罰行不行
  • 親子關係帳戶 親子關係帳戶
  • 回首頁
教養專線: 我想要幫幫你
首頁    教養543    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喜歡帶玩具上餐桌,真令媽媽擔心啊~
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喜歡帶玩具上餐桌,真令媽媽擔心啊~
2018.11.08
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喜歡帶玩具上餐桌,真令媽媽擔心啊~
「家中小兒子,體重偏輕,吃飯時喜歡帶著玩具上桌,看到哥哥吃完,就會表示自己也吃飽了,到底該相信他是吃飽了還是因為想玩而不想吃呢...」

家長心聲:

「家中小一兒子,體重偏輕,吃飯時喜歡帶著玩具上桌,邊玩邊吃,或是看到哥哥吃完,就會表示自己也吃飽了,到底該相信他是吃飽了還是因為想玩而不想吃,真令媽媽擔心啊!」

 

實際處理:

初期面對這種情況真的經常為了玩具不能上桌及有沒有吃飽跟兒子拉鋸戰,壞了吃飯氣氛,也阻礙了兒子學習判斷自己是否吃飽的能力。因此,在兒子因為玩玩具而不專心吃飯或玩具影響其他人放置餐具當下,立即指出玩具上桌的影響,詢問他想如何處理?兒子立刻承諾會專心吃飯,但媽媽也補充如果做不到,下一刻就是由媽媽保管到用完餐;對於玩具放餐桌影響到其他人用餐及放置餐具,則讓兒子先決定他要把玩具放在哪裡且不影響大家用餐,如果無法決定則一樣由媽媽決定,倘若討論過程中,兒子一直堅持,則會直接先沒收到吃完飯。至於跟著哥哥一起表示吃飽了,後來我找到一個方法,每次用餐前,先把適合他的飯量及菜量都夾起來放在小盤子,除了可以觀察量之外,也可以留意營養均衡,當他再出現因為哥哥吃飽而不吃的時候,會理解他想跟哥哥一起玩的心情,但同步要求他把盤子裡飯菜吃完再下桌,如果他表示吃不下,則會讓他知道當晚肚子餓是不會有任何點心或限定點心種類,透過實際經驗,讓他承擔後果。

 

小提醒:

面對孩子要調整的行為,建議家長首先明確指出需要調整的原因,原因可能有家長的擔心、對孩子或他人的影響,而不是一昧禁止,指出原因後,再來可以詢問孩子對於解決方式有沒有想法,家長再作補充,如果孩子沒有想法,家長再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後問孩子意見。當孩子甚麼都不要,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家長可以先評估如果讓孩子依照他的想法去做的影響性,如果其實沒有生命等立即危險,後果是可以承擔的,有時不妨就讓孩子去做,然後承擔後果,以上述例子來說,家長已經評估過餓一下並不會有太大影響,況且孩子還是有吃一點東西的,就讓孩子承擔可能晚上要肚子餓的後果,或是肚子餓只能吃家長指定的點心。

回列表
11469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3巷21號7樓 | (02)2799-0333
2016 Child Welfare League Foundation.R.O.C. All Reserved | 隱私權宣告
Design by 小黃間設計工作室
power by A-cart 電子商務
教養專線:
我想要幫幫你